轩辕云初

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
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

© 轩辕云初
Powered by LOFTER

男人让她目眩神迷,却也让她心生畏惧。为了调和她心中这些矛盾情绪,她会将他身上令她畏惧的部分,和受她虔诚崇拜、带着光环的神圣部分区分开来。她在男同学面前往往粗暴、野蛮,却会将遥不可及的白马王子化为她的偶像,例如电影里的男明星(她会把他的海报贴在床头上)、英雄人物(无论是已故或是还活在世间,总之都是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人)、路上邂逅的陌生人(她知道自己永这不可能再见到他)。这样的爱情不会引发任何问题。通常,她的对象是具有社会地位或是才智出众、外型却不会激起她欲望的男士,例如相貌嫌丑的老教授;这些年长的男人居于少女封闭的世界之外,她可以暗地里把自己奉献给他,像是献给上帝一样。这样的献身一点也不会让她觉得羞耻,她可以任意这么做,因为其中不带肉欲。具有浪漫情怀的少女甚至愿意爱上一个外表丑陋,甚至是可笑的男人,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觉得自己很安全。她会假装为他们之间横生阻隔而悲叹,但实际上,她之所以选择他,正是因为她和他完全不可能有真实的发展。这样,她便有个抽象而全然是主观的恋爱经验,不需她全身投入;她心跳、她因分隔两地而痛苦、一见面又魂销肠断,她感受到怨怼、期待、恼恨、亢奋,但这一切都凭空捏造的;她自己并没有投入其中。有意思的是,她选择的偶像和她相隔愈远,就愈显得光彩焕发:天天见面的钢琴教师愈是又丑又没魅力,就对她愈有用;不过这对象要是遥不可及的陌生人,则偏好又帅又有阳刚之气的。重点是,无论如何都要把性的因素排除在外。这种想象出来的爱情确立了并加强了少女的自恋心理,在她这种心理中,情欲只显现在她的存在内向性里,并没有「他者」的真实呈显。少女经常会以极其强烈的方式展开想象的人生,就是因为她可以这种方式遁逃,避开具体经验。她有意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人生混淆起来。海伦·德伊齐在《女性心理学》中便提到了一个颇能说明这种情况的例子:有个受到许多人青睐的十三岁美丽少女,一直拒绝身边多位少年的追求,她却在暗中情系一个十七岁的少年,他貌不惊人而且从来不曾和她说过话。她想办法取得一张他的照片,自己在照片背面题上献词,而且每天在日记里记录自己想象出来的情感经历,如此持续三年,她想象着两人拥吻、热情搂抱,想像他们之间有时也会起争执,让她忍不住哭了,而她真的也哭红、哭肿了眼睛;后来他们又和好如初,她自己替他送花给自己,等等的。后来,因为搬了家,分隔两地,她会写信给他,只是这些信从来不付邮,但是她会给自己写回信。这个例子显然是她为了避开自己所畏惧的现实人生,便以这种措施来自卫。



——波伏娃 《第二性》

热度 ( 347 )
  1. 共16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TOP